烟台非公企业建会别开生面
来源:时间:15-04-22 10:04
A+A-
本报讯 今年以来,烟台市总工会把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作为服务全市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党工共建创先争优”为载体,转变建会思路,创新建会模式,全市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截至9月底,全市新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16958 个,总数达3.53万个;新发展会员27.29万人,总数达111.17万人,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分别达97%和95%。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建会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去年12月,烟台市总开展了系列调研,确定2011年建会思路实行四个转变。即从抓第二产业向抓第三产业转变;从抓县市区向抓镇街、村居、工业园区转变;从抓规模企业向抓区域、行业转变;从工会独家抓建会向党工共建转变。市总分别召开全市工会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市工会党工共建创先争优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全市工会党工共建创先争优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落实全总推动企业普遍建会三年规划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的通知》等多个文件,把工会组织建设作为“第一号工程”来抓。同时,推广了栖霞市“全力构建非公企业党工共建新格局”,蓬莱市“建立葡萄基地农民工工会联合会”等典型经验,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
在推进非公企业建会工作中,烟台市坚持多措并举,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一是深入普查。把任务分解到全市各乡镇、街道,责任到人,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并登记造册,为制定任务目标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明确任务。根据普查数据,制定下发了通知,要求通过集中行动,2011年底各县市区工会要使本区域内的企业建会率达到92%以上,职工入会率达到90%以上。三是把握重点。把建会的重点领域放在非公企业集中的开发区、各类园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等;把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商贸餐饮和物流保安等第三产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做为工作重点,下大力气打好攻坚战。四是创新模式。增强“楼宇工会”、“一条街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对暂不具备单独建会条件的小企业进行全覆盖的功能,新建一批村和城市社区工会联合会,工业园区、商业一条街、写字楼宇、市场工会联合会,共覆盖14687家小企业;积极探索推进中介机构、劳务派遣、社会团体和民办非公单位建会。在市民政局和财政局建立了工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建会工作;建立全国首个葡萄与葡萄酒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市葡萄与葡萄酒行业建会工作。
按照“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工作思路,该市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动互促的工作机制,开创了共定目标、共建组织、共配班子、共享资源、共同考核“五共”模式,实现了党建工建的双赢发展。今年,市总工会与市委签订了党建工建责任书,将全市工会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纳入市委党建目标考核;与市委创先争优争做烟台先锋活动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非公企业的党建工建实现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建立了党工组织共建机制,对已建党组织但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由党组织负责做好工会组建工作。在非公企业党工组织领导班子配备上,实行“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由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通过选举兼任工会主席,党组织委员通过选举兼任工会委员;工会主席是党员的,可以兼任党组织的书记或副书记,工会委员是党员的可以兼任党组织的委员,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工组织人力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文体场所与党员活动室一体化,做到阵地、设施、经费共享,实现了工作资源的优势互补、党建工建工作的联动发展;对规模以下非公小企业,实行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与职工服务中心一体化,有效破解了规模以下非公小企业工会开展活动无场所、无阵地的问题。市委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市总工会作为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市委对县市区委党建目标考核;市委市政府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评选全市优秀百强企业百分考核;市总配套出台了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考核办法和细则,对活动载体、日常工作、推进措施、建会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全方位考核,极大提升了各级党委和工会抓好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烟工)
去年12月,烟台市总开展了系列调研,确定2011年建会思路实行四个转变。即从抓第二产业向抓第三产业转变;从抓县市区向抓镇街、村居、工业园区转变;从抓规模企业向抓区域、行业转变;从工会独家抓建会向党工共建转变。市总分别召开全市工会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市工会党工共建创先争优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全市工会党工共建创先争优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落实全总推动企业普遍建会三年规划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的通知》等多个文件,把工会组织建设作为“第一号工程”来抓。同时,推广了栖霞市“全力构建非公企业党工共建新格局”,蓬莱市“建立葡萄基地农民工工会联合会”等典型经验,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
在推进非公企业建会工作中,烟台市坚持多措并举,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一是深入普查。把任务分解到全市各乡镇、街道,责任到人,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并登记造册,为制定任务目标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明确任务。根据普查数据,制定下发了通知,要求通过集中行动,2011年底各县市区工会要使本区域内的企业建会率达到92%以上,职工入会率达到90%以上。三是把握重点。把建会的重点领域放在非公企业集中的开发区、各类园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等;把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商贸餐饮和物流保安等第三产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做为工作重点,下大力气打好攻坚战。四是创新模式。增强“楼宇工会”、“一条街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对暂不具备单独建会条件的小企业进行全覆盖的功能,新建一批村和城市社区工会联合会,工业园区、商业一条街、写字楼宇、市场工会联合会,共覆盖14687家小企业;积极探索推进中介机构、劳务派遣、社会团体和民办非公单位建会。在市民政局和财政局建立了工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建会工作;建立全国首个葡萄与葡萄酒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市葡萄与葡萄酒行业建会工作。
按照“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工作思路,该市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动互促的工作机制,开创了共定目标、共建组织、共配班子、共享资源、共同考核“五共”模式,实现了党建工建的双赢发展。今年,市总工会与市委签订了党建工建责任书,将全市工会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纳入市委党建目标考核;与市委创先争优争做烟台先锋活动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非公企业的党建工建实现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建立了党工组织共建机制,对已建党组织但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由党组织负责做好工会组建工作。在非公企业党工组织领导班子配备上,实行“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由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通过选举兼任工会主席,党组织委员通过选举兼任工会委员;工会主席是党员的,可以兼任党组织的书记或副书记,工会委员是党员的可以兼任党组织的委员,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工组织人力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行职工文体场所与党员活动室一体化,做到阵地、设施、经费共享,实现了工作资源的优势互补、党建工建工作的联动发展;对规模以下非公小企业,实行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与职工服务中心一体化,有效破解了规模以下非公小企业工会开展活动无场所、无阵地的问题。市委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市总工会作为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市委对县市区委党建目标考核;市委市政府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评选全市优秀百强企业百分考核;市总配套出台了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考核办法和细则,对活动载体、日常工作、推进措施、建会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全方位考核,极大提升了各级党委和工会抓好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烟工)
责任编辑:刘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