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总工会聚焦品牌打造特色
来源:时间:17-09-05 15:48
A+A-
烟台市总工会第十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全市工会工作推进会议结束后,莱阳市总工会迅速向市委分管领导汇报。8月29日上午,连续召开了主席办公会议和机关全体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作出全面安排。
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莱阳市总工会将以“实施一项工程,打造三个品牌,开展八项活动”为载体,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一项工程。为主动适应莱阳经济转型发展大局,突出区域、行业,重点辐射非公中小企业,在全市食品行业和传统制造业实施“2335”拓展工程,即:在2个行业(主导产业食品行业和传统制造业),开展3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选树30名技术能手和50个创新班组,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全面开花。
打造三个品牌。一是打造暖心工程品牌。发挥市职工服务中心作用,开展“一对一”扶技活动。由莱阳市总工会中层以上干部与城市困难职工结成“一对一”扶技对子,主动担负起帮扶困难职工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工会年度帮扶目标责任制,同时要求基层工会开展“一对一”结对扶技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脱困方案,变输血式救助为造血式救助。本着“面向职工,惠普职工”的原则,加强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以鲁花集团“‘普’下生根·‘惠’上发力”、供电公司“妈妈小屋”、公路局“职工驿站”为示范引领,打造凝聚职工的暖心工程。二是打造文化引领品牌。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全面提升广大职工素质为宗旨,紧扣实现中国梦时代主题,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开展以“传播中国好声音、释放社会正能量”为主题的启迪新思维,传播新文化,培育新风尚“工会讲堂”活动。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8期讲座,参加职工达1500余人次。其中《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深受广大职工欢迎,已有3家企业,200多名职工预约再次讲座。下一步,将总结提炼,不断丰富内涵,提档升级;结合宣传党的十九大,开展“建功必须有我”劳模(工匠、最美一线职工)事迹巡回报告和“建功烟台·工会在行动”工作品牌系列宣传活动,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为推动烟台跨越发展助力添彩。三是打造活力基层品牌。以“会站家”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打造活力基层品牌。通过开展“六有五双”星级活力基层工会创建活动,分类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升级建设,同时,根据全市产业区域发展优势,选树城厢街道、龙旺庄街道作为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示范典型,食品行业工会联合会为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示范典型,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展八项活动。一是开展“重点工程建功立业活动”。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以“优质高效创精品、文明施工促管理、劳动竞赛树新人”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努力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党政领导支持、部门紧密配合、工会规范运作、职工广泛参与的立功竞赛工作格局。通过立功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参建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以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创新、廉政的工程建设品质,推进我市重点工程建设。对于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优先推荐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状(章)。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查保促’专项活动”。对辖区内化工企业基本情况和隐患排查情况进行再次“拉网式”、“全方位”、“全覆盖”摸底,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注重培养5家“查保促”先进典型,适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继续开展“一法三卡”、“手指口述”操作法的推广普及、“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安全隐患随手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充分利用莱阳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工会之家、职工之家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平台,让广大职工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三是开展“劳模示范引领活动”。加大劳模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市广播电视台、《今日莱阳》等媒体力量,通过组织先模事迹报告会、设立“劳模专栏”等,引导广大职工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以华源莱动王俊堂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成果库,为职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搭建创造条件,让劳模身边涌现出更多劳模,为推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献计出力。完善劳模管理服务工作,真心关爱劳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待遇,切实解决困难和问题。四是开展“莱阳工匠孵化活动”。开展寻找“莱阳工匠”选树活动,面向全市各行各业,重点关注基层、一线、操作岗位职工群体,通过层层选拔,评选表彰10名“莱阳工匠”。健全“莱阳工匠”培养、选树、宣传、激励机制。加大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能工巧匠”的宣传力度,增强工匠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建立“工匠孵化工作室”,逐步打造一批“莱阳工匠”、“烟台工匠”、“齐鲁工匠”和“大国工匠”。五是开展“协商机制建设活动”。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质量,针对非公企业“多、小、散、杂”的特点,以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配齐工资协商专职指导员,加大培训指导力度,量化标准、细化考核、定期督导,做实协商、履约等关键环节,确保工资集体协商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全力推进企业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建设,确保今年90%的底线目标顺利完成。积极选拔“优秀协商指导员”“优秀职工维权律师”“优秀关爱职工企业家”“优秀维权工会干部”参加烟台市总工会的评选活动,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协商机制建设提质扩面增效。六是开展“城市困难职工精准脱困活动”。完善录入帮扶救助系统困难职工档案。继续深化“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和“冬送温暖”的“四季服务”活动,推动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化。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力争把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党政工作“大盘子”,确保每年不低于20%的脱困率。七是开展“寻找最美一线职工评选活动”。把评先树优的触角最大限度地向基层一线延伸,重点在环卫、建筑、护理、公安、环保等苦脏累险行业,开展“寻找最美一线职工”活动。通过开展优秀一线职工系列评选活动,提升他们的政治荣誉、经济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对评选出的“最美一线职工”优先享受烟台市一线职工疗休养,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八是开展“争当创新创业先锋活动”。以山东盛华科技创业园为平台,组织一线科研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再创业职工深入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活动,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当创新创业先锋,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在新旧动能转换和先进制造业名城建设的主战场上贡献智慧、展示风采,为全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实现由“烟台制造”向“烟台智造”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莱阳市总工会)
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莱阳市总工会将以“实施一项工程,打造三个品牌,开展八项活动”为载体,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一项工程。为主动适应莱阳经济转型发展大局,突出区域、行业,重点辐射非公中小企业,在全市食品行业和传统制造业实施“2335”拓展工程,即:在2个行业(主导产业食品行业和传统制造业),开展3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选树30名技术能手和50个创新班组,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全面开花。
打造三个品牌。一是打造暖心工程品牌。发挥市职工服务中心作用,开展“一对一”扶技活动。由莱阳市总工会中层以上干部与城市困难职工结成“一对一”扶技对子,主动担负起帮扶困难职工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工会年度帮扶目标责任制,同时要求基层工会开展“一对一”结对扶技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脱困方案,变输血式救助为造血式救助。本着“面向职工,惠普职工”的原则,加强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以鲁花集团“‘普’下生根·‘惠’上发力”、供电公司“妈妈小屋”、公路局“职工驿站”为示范引领,打造凝聚职工的暖心工程。二是打造文化引领品牌。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全面提升广大职工素质为宗旨,紧扣实现中国梦时代主题,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开展以“传播中国好声音、释放社会正能量”为主题的启迪新思维,传播新文化,培育新风尚“工会讲堂”活动。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8期讲座,参加职工达1500余人次。其中《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深受广大职工欢迎,已有3家企业,200多名职工预约再次讲座。下一步,将总结提炼,不断丰富内涵,提档升级;结合宣传党的十九大,开展“建功必须有我”劳模(工匠、最美一线职工)事迹巡回报告和“建功烟台·工会在行动”工作品牌系列宣传活动,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为推动烟台跨越发展助力添彩。三是打造活力基层品牌。以“会站家”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打造活力基层品牌。通过开展“六有五双”星级活力基层工会创建活动,分类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升级建设,同时,根据全市产业区域发展优势,选树城厢街道、龙旺庄街道作为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示范典型,食品行业工会联合会为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示范典型,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展八项活动。一是开展“重点工程建功立业活动”。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以“优质高效创精品、文明施工促管理、劳动竞赛树新人”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努力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党政领导支持、部门紧密配合、工会规范运作、职工广泛参与的立功竞赛工作格局。通过立功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参建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以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创新、廉政的工程建设品质,推进我市重点工程建设。对于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优先推荐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状(章)。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查保促’专项活动”。对辖区内化工企业基本情况和隐患排查情况进行再次“拉网式”、“全方位”、“全覆盖”摸底,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注重培养5家“查保促”先进典型,适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继续开展“一法三卡”、“手指口述”操作法的推广普及、“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安全隐患随手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充分利用莱阳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工会之家、职工之家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平台,让广大职工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三是开展“劳模示范引领活动”。加大劳模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市广播电视台、《今日莱阳》等媒体力量,通过组织先模事迹报告会、设立“劳模专栏”等,引导广大职工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以华源莱动王俊堂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成果库,为职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搭建创造条件,让劳模身边涌现出更多劳模,为推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献计出力。完善劳模管理服务工作,真心关爱劳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待遇,切实解决困难和问题。四是开展“莱阳工匠孵化活动”。开展寻找“莱阳工匠”选树活动,面向全市各行各业,重点关注基层、一线、操作岗位职工群体,通过层层选拔,评选表彰10名“莱阳工匠”。健全“莱阳工匠”培养、选树、宣传、激励机制。加大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能工巧匠”的宣传力度,增强工匠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建立“工匠孵化工作室”,逐步打造一批“莱阳工匠”、“烟台工匠”、“齐鲁工匠”和“大国工匠”。五是开展“协商机制建设活动”。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质量,针对非公企业“多、小、散、杂”的特点,以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配齐工资协商专职指导员,加大培训指导力度,量化标准、细化考核、定期督导,做实协商、履约等关键环节,确保工资集体协商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全力推进企业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建设,确保今年90%的底线目标顺利完成。积极选拔“优秀协商指导员”“优秀职工维权律师”“优秀关爱职工企业家”“优秀维权工会干部”参加烟台市总工会的评选活动,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协商机制建设提质扩面增效。六是开展“城市困难职工精准脱困活动”。完善录入帮扶救助系统困难职工档案。继续深化“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和“冬送温暖”的“四季服务”活动,推动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化。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力争把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党政工作“大盘子”,确保每年不低于20%的脱困率。七是开展“寻找最美一线职工评选活动”。把评先树优的触角最大限度地向基层一线延伸,重点在环卫、建筑、护理、公安、环保等苦脏累险行业,开展“寻找最美一线职工”活动。通过开展优秀一线职工系列评选活动,提升他们的政治荣誉、经济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对评选出的“最美一线职工”优先享受烟台市一线职工疗休养,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八是开展“争当创新创业先锋活动”。以山东盛华科技创业园为平台,组织一线科研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再创业职工深入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活动,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当创新创业先锋,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在新旧动能转换和先进制造业名城建设的主战场上贡献智慧、展示风采,为全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实现由“烟台制造”向“烟台智造”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莱阳市总工会)
责任编辑:刘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