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喜获2017年度山东省工会工作创新奖
来源:时间:18-01-18 15:38
A+A-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尹慧敏为我市颁奖
1月18日,山东省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表彰2017年度山东省工会工作创新奖,我市“建功烟台•工会在行动”品牌工作以最高票获此殊荣,这是我市首次获得创新奖第一名好成绩。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刘海强代表我市上台领奖
2017年以来,市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市委关于“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和省总工会的部署,聚力打造“建功烟台﹒工会在行动”工作品牌,大力实施“九大行动”、实现“三大突破”,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九大行动:一是“重点工程立功行动”。围绕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组织1200多个参建单位、50多万名职工开展“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优质高效推进。二是“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深化行动”。组织开展了“百万职工大阅兵、十万精英大比武”活动,先后在焊接、维修等29个行业近百个工种,开展1000多场次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带动160多万职工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为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三是“安全生产‘查保促’专项行动”。广泛开展了“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活动,全市1.8万多家企业、163万职工踊跃参与活动,共排查出安全隐患87560起,督促整改87485起,有效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四是“协商机制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工资集体协议覆盖企业2.86万余家,有效维护了职工的经济权益。全力推进企业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建设,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建制率达到92%,有效拓宽了职工表达诉求渠道。五是“城市困难职工精准脱困行动”。筹措送温暖资金863多万元,帮扶救助困难职工7930人次,建档困难职工比去年同期减少2800多户,脱困率达23%。六是“劳模示范引领行动”。加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全市创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020多个,构建起了劳模领军、群体参与的创新工作体系。七是“烟台工匠孵化行动”。启动了首批“烟台工匠”评选活动。建立了“工匠孵化基地”,8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工匠孵化行动”,力争培养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国工匠”和“齐鲁工匠”。八是“争当创新创业先锋行动”。聚焦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创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组织一线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发明创造活动,获得了一批发明专利成果。九是“寻找最美一线职工行动”。把评先树优的触角向苦累脏险等行业一线职工延伸,重点在全市环卫、建筑、矿山、护林、护理、保安等苦脏累险行业的一线职工中开展“最美一线职工”推荐评选活动。建立了119个“职工驿站”,为环卫工人、农民工等提供休息、饮水、热饭的场所。在机场、车站、码头、便民服务大厅等公共场所建成“妈妈小屋”67家,为一线女职工提供哺乳休息场所。
三大突破:一是深化职工服务工作实现突破。举办“工会会员优惠服务卡”首发仪式,首批15万张优惠服务卡已陆续发放,为职工提供购物、健身、旅游等方面优惠服务。设立职工维权法律服务站,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受理职工法律咨询案件260余次。筹资100多万元为森林防火、环卫、交通、公安等行业的一线职工送清凉。组织26批次1300多优秀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各县市区普遍建立了职工服务中心,形成了市、县、镇、企四级职工服务体系。二是网络化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市级总工会开通了烟台市总工会公众号,对“烟台工会网”进行升级维护,完善了信息发布、服务流程等内容,并积极探索打造“网上职工之家”,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为职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工会事业发展实现突破。工人文化宫不断深化“情系职工—文化送基层”工作品牌,职工艺术团下厂矿、到工地、进社区慰问演出36场次,举办“建功烟台•工会在行动”专场演出13场。工人疗养院充分发挥“全国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金字招牌影响,先后接待57批2190名一线职工疗休养,为劳模和一线职工体检5000多人次。国际海员俱乐部抓住国庆节、海员日、航海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并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海员家属服务站”和“海员医疗绿色通道”。
在新的一年里,市总工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为走在前列建功,为建设强市立业,为职工群众服务,以“品牌创建提升突破年”活动为总抓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建功烟台﹒工会在行动”工作品牌,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