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首先,我要交流的是:专注、兴趣、把创新当成一种极大的乐趣
2002年我大学毕业,初到烟台时,厂房还在273地质大队院内,员工五十六人,车间是四面透风的简陋厂房,生产设备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旧机器。——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因为生产场地不够,当时焊接、组装等生产环节只能在露天作业,成品也只能放在厂房外面生活区道路上,任凭风吹雨淋……正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2003年我着手陶瓷过滤机的开发。陶瓷过滤机是集机械、自动化、微孔陶瓷、超声波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研发前期,最难的莫过于技术图纸,当时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其难度可想而知。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上百次方案修改,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接下来经过与河南某黄金集团数次技术交流,我们拿到首台整整100万的订单。
那时欣喜、不安、焦虑同时涌上心来,欣喜的是拿回第一个订单,不安的是能做好吗?焦虑的是能按时交付客户吗?我再次和车间师傅进入无边无际的方案修改中——设计、制作、再修改再制作……经过全厂上下努力、不舍昼夜的连续奋战4个月,首台陶瓷过滤机终于诞生了!全厂上下沸腾了,大家都拥抱在一起,互相道贺!
紧接着将设备运发用户,我马不停蹄赶到现场,大约三个星期后,设备露天投料试车,当试车成功刹那间,突然下起了大雨,仿佛在为我们洗礼。时间定格在2004年5月1日凌晨零点。在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下,产品的各项数据和指标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立式压滤机的开发,成为我国分离机械的转折点,它是过滤分离行业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之一,通常国外一台价格在1500万元。
2009年,经过一年的准备,在听说某集团要采购机器,于是我带着研发队员连夜驱车,远赴连云港。在与业主经过5轮技术洽谈后,终于拿到合同。
研发工作再次进入紧张的筹划中。因为这是国内第一台最大的压滤机,单层面积6㎡,整体推力1200多吨。当时研发只有4个人,人少工作量大,不分白天黑夜,也顾不上节假日。最难的克服的是多个液压缸同步问题,通过研究电、液伺服系统,比例调节系统,同步马达、机械定位等技术,最终攻克难关。
经过六个月的鏖战,全国首台大型压滤机成功下线。然而设备安装调试,依然从零开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恰逢寒冬腊月,对我和团队更是雪上加霜,16个阀门、30多个传感器、控制系统,液压系统,风干系统,挤压系统调试等等,面对重达130吨的大家伙,必须保证“零差错”。每个关键过程控制的失误,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从实验模式到手动模式再到自动模式,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反复,此时山上的车间是半敞开的,室内室外温度一个样,都是零下10度的严寒,滴水成冰,带料作业的设备管道常常冻住。终于,伴随着元旦的到来,调试成功。为了得到一手数据,我和研发团队冒严寒,战风雪,在半封闭的现场,轮流24小时值班看守,一待就是三个月。
多少个日夜我和研发团队奋斗在一线。农历年三十,现场突然因误操作,造成整台设备的密封被崩开,而维修工都回家过年去了,此时山上大雪足足有半尺深,怎么办?我只好请示总经理,两个多小时后,三辆越野车载着十多名车间师傅出发了,当新年钟声敲响时,设备又重新开了起来。而大家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大年初一凌晨六点了。
为了让新产品顺利推向市场,2011年成立压滤机事业部,我出任总经理,带领着15人的年轻团队。对内,我带领团队在压滤机核心技术上,获得了7项发明专利,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对外,积极开拓市场,以技术人员特有的专业和真诚打动客户,2012年签订了近亿元的合同,销售业绩取得近十倍的增长,跃居行业第一名。仅连续3年的销售量便达到了国外同行在国内20年的总和。在销售业绩取得了飞速增长的同时,我注意培养销售、技术团队,压滤机产业专业人员已达到100多名,团队成员也逐渐成长为关键岗位的核心成员。
依托这些核心成员,2012年栖霞市总工会指导我组建了创新工作室,2014年被烟台市总工会命名——冯庸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以来,我深受鼓舞,白天办事,晚上赶路,曾经十天跨度一万公里,一路沿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考察6个厂矿,短短几年便走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劳模工作室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呈井喷式涌现,期间我牵头研发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压滤、过滤机生产企业。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价值。2018年同兴集团被认定为——首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伴随着企业成长,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也先后获得了20多项发明专利和3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的多个产品获得国内首台套、国家重点新产品。
其次我要交流的是:责与任
在享受事业成功喜悦的同时,也饱尝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对这句话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
2006年,我参加了栖霞市首届集体婚礼,婚礼浪漫而热烈,当天中午招待好宾客后,我就接着投入工作中。对象到现在还抱怨,没有休婚假陪她。2008奥运年,女儿出生了,给家庭带来无尽欢乐,同时也带来烦恼。我没有时间照顾家里,不得已请来母亲帮忙。女儿出生的一个月里,我出差四次,女儿刚满月,我又出国10多天。记得女儿两三岁时,偶尔晚上回家早一些,我和妻子坐在一起,孩子都不让。2011年父亲从西安来看望女儿。“五一”前一天下午,父亲身体不适,因上班时间不愿打扰我;等到我回家后,急忙送去医院,却未能挽回父亲的生命。子欲养而亲不待!
今年五一前夕,获此殊荣,站在讲台上,我披红挂绿,迎接掌声的洗礼,而背后是至亲默默的支持与奉献!假如能从头再来,愿我舍身——为父母立责,为子女立任!
最后我要交流的是:新形势下,新作为。
作为集团研发中心负责人,我整合集团内部资源,牵头与山东大学共建了“同兴-山大研发中心” 代表集团聘请专家顾问,与美国、芬兰、俄罗斯、德国等专家建立了合作。2016年,登陆世界过滤大会,我们站在了世界过滤行业的第一方阵。在水处理领域,我牵头与天津大学联络,进行废水零排放研究;联合南京工业大学在膜分离陶瓷领域展开合作,把集团的技术拓展到水治理、大气治理领域;今年,代表集团与蒋庄德院士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引入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团队,深入开展智能机器、过滤物联网、过滤大数据的研发工作。借助产学研合作,在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新业务拓展方面实现突破!
我十六年坚持做一件事,做中国最好的过滤机,我愿不负重托,弘扬劳模精神,用匠心铸造一个世界品牌——为社稷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