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烟台工会网>>信息发布>>工作动态

烟台工会创新“1+3”联动维权模式

来源:时间:19-09-30 10:39
A+A-

      近日,烟台市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驻市总工会派出庭开庭审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张某平等5名劳动者诉烟台某公司,要求支付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的待岗生活费共计95025元。经过审理,5名劳动者的诉讼请求得到支持,其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这是烟台市总工会坚持多元化化解劳动争议,探索打造“1+3”联动维权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
      “1+3”联动维权服务模式中的“1”就是建立一批市级职工法律服务站,“3”就是建立联合调解、劳动仲裁、法律援助三项机制。该模式自2018年建立后,使劳动争议调处由过去“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过去只调解“劳动关系维权”的“单一型”向家庭婚姻、遗产继承和经济纠纷等“全面型”转变,有效打通了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广受职工群众的好评。


职工法律服务站应运而生。

      2018年,烟台市总工会与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联合命名“烟台市十佳职工维权律师”,并在三和德通等10个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市总工会职工法律服务站,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培训服务工作。职工法律服务站坚持首接律师负责一站式服务,一年来共受理涉及职工咨询、劳动争议案件387件次。同时,不断探索创新职工维权服务方式,如三和德通职工法律服务站探索出“纯民间仲裁”工作模式,促成争议各方同意以第三方工程造价审计结论作为农民工工资的发放依据,破解了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甄别难题,成功兑现农民工工资74万元。市职工法律服务站还应邀对企业规章制度等涉及职工权益的规定内容、公布程序等进行“体检把脉”,先后对80多家企业纠正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未进行职代会表决等100多处不合规条款进行整改。
 
持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治宣传和公益法律服务行动。
     今年上半年,依托市职工法律服务站、驻烟大学法学院,市总组织50余场次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服务职工和农民工7200余人次;5、6月份,又组织了6次送法进企活动。探索“实地+网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工地+高校”—学用结合、“温情+法治”—法德结合等模式,全力打造烟台工会法律服务品牌。
 
建立联合调解机制。
     2018年11月,烟台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联合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站。市人社局为总站,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企联设分站,各成员单位从法学专家、律师等人员中选聘22人组成特邀调解员专家库,为化解争议提供专家绿色通道方案。截至今年7月底,联合调解工作站共接收委托调解争议85件,涉案金额41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为60%。联合调解工作呈现出调解速度快、当事人认可程度高的特点,调解由规定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8个工作日。
 
建立劳动仲裁机制。
 
     市劳动仲裁委专门在市总设立派驻仲裁庭,先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10余次,确认50多人的劳动关系、650万元的涉案金额。通过仲裁,既依法规范了劳动关系,解决了双方争议,又为旁听的职工上了普法教育课。
 
建立法律援助机制。

      在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同时,对于劳动争议职工(农民工)在调解不成且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情况下,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指派维权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截至目前,已办理法律援助37件,结案35件,维护了当事职工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烟台市总工会

版权所有 烟台市总工会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1号电话:0535-6247570

鲁ICP备19047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