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人报】烟台市总建立“引、赛、励”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等级——“三字诀”让产业工人学技术有奔头

《山东工人报》(2023年08月14日 第A1版)“偏梯形螺纹切削量大、两侧易受力不均,且加工的螺纹不能有振刀纹……”近日,山东烟台杰瑞大学机械加工培训课开课,齐鲁工匠、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树林在指导技术工人最新的加工工艺运用。
据悉,杰瑞大学是烟台杰瑞集团人才培育平台,由技术骨干组成教师团队,目前已培训员工8000多人次,700余人通过培训成为高级工。近年来,烟台市总工会依托 “烟台工匠”培育行动,建立万华大学、杰瑞大学等多家围绕产业主体的职工赋能阵地,以 “引资源、赛中练、重激励”为重点内容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念好 “引、赛、励 ‘三字诀’”,每年助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达到3万人次。
引资源,帮一线职工长技能
“市总工会整合优势资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服务方向,打造‘共育人才、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阵地。”烟台市总工会生产部部长史秀波介绍说,2020年12月,市总工会联合烟台职业学院创立烟台工匠学院,同时从全市职业院校和骨干企业中择优挂牌30家市级工匠孵化基地,每年为企业和社会开展培训超10万人次,加速高技能工匠孵化。
目前,烟台市总工会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组建起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6个产教联盟;整合施耐德电气公司、万华化学集团等重点企业成立24个产业学院,特殊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家研发机构,以及富士康模具班等24个订单班和学徒制班。据统计,仅2022年,这些平台就为全市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1.7万余人,涌现出杨德将、于建友、柳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工匠典型。
赛中练,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豆存印是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焊工,2008年技校毕业后进厂,如今已是企业技术骨干,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回顾自己的工匠成长之路,豆存印说:“参加技能比赛拓宽了我的眼界,获得很多学习机会,也让我站上更广阔的舞台。”
豆存印的成长离不开烟台市总工会“百万职工大练兵”素质提升体系。据烟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海涛介绍,市总工会盯准当地主导产业方向和项目需求,号召全市各级工会同步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技能大赛等活动,组织百万职工全面参与,让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对获得市级大赛第一名、省级大赛前三名、国家级大赛前六名的选手,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对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工匠人才,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同时,对在竞赛中涌现出的建功企业(单位)、建功班组、建功标兵通报表扬,并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状等。目前,在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开展了40个行业107个工种的技能大赛,1.8万名职工技术等级得到晋升。
重激励,产业工人更有奔头
2021年,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决定组建由莱山供电中心计量班班长宋春辉等9名一线计量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组,通过集中攻坚研发出多功能计量设备模块检测仪。2022年,这款产品在全省推广,公司奖励团队两万元。“研发过程中,公司工会既有政策扶持,也有资金奖励。多创效就多得奖金,大伙争着学技术、搞创新。”宋春辉说。
为让产业工人在钻研技术的路上更有奔头,烟台市总工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每年拨付300多万元资金表扬工匠人才。与市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培育选树烟台市全员创新企业的意见》,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创新成果参与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