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巾帼建功绽芳华

在我们身边,从来不乏这样一些美丽的身影,在工厂车间、在实验室、在教室讲台、在服务群众一线……每每与她们相遇,无需目光交汇,便能感动在心、力量加身。
过去一年,全市广大女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锐意进取,建功立业,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女职工开拓创新的智慧、执着拼搏的勇气和自尊自信的风采,也充分展现了我市工会女职工工作取得的新突破、创造的新成绩。让我们一睹她们的风采!
邹秀圆:践行法治为民 传递法律温暖

邹秀圆,山东三和德通律师事务所律师、烟台市律师行业团工委副书记、烟台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公平正义是她的梦想,责任担当是她的动力。她用专业维护职工权益,竭诚服务群众,传递法治的温暖和力量,在公益法律服务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她先后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劳动模范”“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最美职工”“烟台市十佳职工维权律师”“烟台市第四届青年法治先锋”“烟台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烟台市优秀团干部”等荣誉。
以法治力量服务民生,守护弱势群体权益。她巾帼不让须眉,多次进工地调查欠薪问题,累计为农民工协调发放工资2650万元;为120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防控法律风险;开展劳动争议调解,服务职工2530余人,处理劳动争议980余件。
以法治担当为民解惑,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她坚守执业为民初心,在市信访大厅义务接待群众来访,为3500名群众答疑释惑,出具信访建议120份,促进信访事项在法治轨道上精准解决。
以法治温度投身公益,奏响法治为民强音。她积极参加市总工会“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常态化走进学校、社区、工地宣讲750场次,惠及职工12万人,擦亮了工会公益法律服务品牌。
王晓静:啤酒酿造领域的品质先锋

王晓静,烟台市福山区深圳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一线职工。
她先后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啤酒行业技术能手”“烟台市党代表”“烟台市劳动模范”“烟台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福山区劳动模范”等荣誉。
标准领航,卓越酿造。在啤酒酿造质量管理领域,她主导制定10个标准工艺文件、22个管理制度,完善38项操作标准;搭建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生产考核评价体系,班组自主管理平台。在她的努力下,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批次间一致性达标率稳稳保持在100%。
深入一线,攻坚克难。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她积极组织项目攻关,凭借扎实专业和不懈努力,带头解决了26项焦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在CO2纯净性、麦汁澄清度等关键项目中成果显著,获评优秀。她还带领团队攻克新菌种投产难题,提升酵母性能,荣获烟台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模范带动,创新引领。身为党员,她勇当先锋,以创新为笔,绘就啤酒品质提升蓝图。为让啤酒口感更上一层楼,她主动成立“党建+”项目,带领团队从精细酿造到规范操作,不断摸索改进,提升啤酒的酯香味与纯净性。最终,产品品尝质量跃居雪花总部前十,成为推广案例,为公司打响了口碑。
孔静:“巾帼红”守护“生态绿”

孔静,山昔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玉泉寺林场)副主任。
她先后获得“烟台市三八红旗手”“牟平区劳动模范”“牟平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坚守初心,扎根林区显担当。她始终以守护绿水青山为己任,无论是巡护山林、监测病虫害,还是参与森林防火,她总是冲在第一线,确保林区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在她的推动下,保护区成功争取到中央财政森林抚育工程和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组织实施人工造林25亩、森林抚育475亩。
注重管理,创新赋能促发展。她所在的林区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但她从未退缩,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她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提升保护区软硬件设施设备功能建设。同时,她在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多年无火情、无火灾。
不畏艰难,矢志不渝逐梦想。她始终将宣传生态环境建设、传播绿水青山理念作为自己的梦想。她积极邀请电视台拍摄保护区宣传片,精心策划制作宣传册,通过生动的影像和图文资料记录林区的自然之美与生态价值,向公众传递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更多人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季翠娜:不负使命担重责 仙境绽开“电业花”

季翠娜,国网烟台市蓬莱区供电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她先后获得“山东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烟台市三八红旗手”“蓬莱区优秀党员”等荣誉。
初心如磐,她是攻坚奋进的“领跑者”。无论在哪个岗位,负责哪项工作,“迎着困难上”是她一直秉承的信条。工作26年来,她先后主持编制20余项技术标准,牵头实施蓬莱电网首批配网自动化建设。组建第一代供电无线专网、线损治理等多项经验走在全省前列。
使命在肩,她是为民服务的“实干家”。“什么是人民电业为人民?”这是她经常自问自省的问题。她始终践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率先推行“政企网格融合”服务,建成首个“水电气暖热讯”联办营业厅、首批充电桩“无证明”办电小区……一系列举措,成为“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的生动实践,全区“获得电力”评价多年保持烟台首位。
与时俱进,她是改革创新的“追梦人”。工作中,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深入研究新型电力系统落地举措,创新提出并建成全省首个低压海绵台区,案例经验亮相全国农村能源发展大会。季翠娜个人先后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一项成果获评山东省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
徐颖慧:焊花绚烂 照亮青春

徐颖慧,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线焊接工人。
她先后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齐鲁巾帼工匠”“国家电投集团2024年度杰出奋斗者”等荣誉。
勤学苦练,技艺精进的“焊工先锋”。作为AP1000及国和系列三代核电的核级模块、管道预制及安装、压力容器等关键产品的焊接工人,面对“女同志不太适合当焊工”这样的质疑,她凭借不服输的劲头,在学中干、干中学,摒弃一切杂念,专注技艺提升,获得焊工操作资质15项,焊接合格率达到100%。
迎难而上,精益求精的“匠心标杆”。对KB模块(位于辅助厂房的设备模块)没有经验可参考,她主动请缨,迎难而上。从平焊到立焊、仰焊,她专心致志地摸索、实践,练就了左右手焊接、镜面焊接等多项焊接绝技。飞溅的焊花是见证,更是她扎根一线的勋章。
锐意创新,工艺突破的“革新能手”。她大胆创新,钻研焊接技术新质生产力,主动参与车间焊接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通过大胆探索和多次试验,解决了焊接打底困难、咬边和不圆滑过渡的难题,4项“五小”创新成果获得公司表彰。她用对焊接技艺一毫一厘的执着、对大胆革新创新赋能的追求,在核电制造最前线锻刻出“铿锵玫瑰”的金色印记。
费祯红:以爱为灯 躬耕育人

费祯红,栖霞市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
扎根县域教育一线30年,她始终以微光引路,诠释基层教育者的信仰与担当,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齐鲁名师”等荣誉。
精研深耕,做教学创新的“践行者”。初登讲台时,她坚持“一课三备”:先自行备课,再听课学习,最后结合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这种“经验—借鉴—实践”的循环,让她逐步成长为教学能手。她善于将复杂的知识提炼为口诀,被学生戏称为“费氏定理”。
纸短情长,家校共育的“摆渡人”。担任班主任20余年,她坚持“每周一信”,以书信架起家校桥梁。书信里既有错题解析、学生的成长点滴,也有对家长教育理念的分享,家长称她为“战友”,学生称她为“费妈”。她的班会充满温情与哲理,她用毕业生来信、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践行“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这一理念。
微光成炬,教育扶贫的“点灯者”。她积极投身教育扶贫,10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教育欠发达地区。在海拔4300米的南木林县一中,高原反应令她头痛欲裂,但孩子们“雪山般纯净的眼神”让她忘却了不适。一堂课结束,她瘫坐吸氧,却笑着说:“被需要,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孙晓利:25年坚守工地一线

孙晓利,山东中昌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师。
从业25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工地一线,负责工程施工水电安装技术及现场管理。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不懈的努力,她先后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全省建设科教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建筑优秀质量管理者”“烟台市技术创新能手”“烟台市优秀质量工作者”“莱州工匠”等荣誉。
立足本职,深入钻研。工作中,她认真负责,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参与施工数十项大型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水电暖专业方向,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思路。她参建的工程获得7项山东省泰山杯奖、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多项市级工程荣誉奖。
探索创新,岗位建功。她致力于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绿色化转型升级事业,获得7项国家专利、35项省市级技术成果奖、26项集团内部技术创新奖,为公司创造生产价值286.37万元。
传帮教带,榜样引领。她带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员在绿色环保建筑方面积极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共培训职工326人次,以师带徒23人,推动公司承建的水电安装分部分项合格率和创优率同比提高17%。
刘萍:芳华献“芳纶” 练就“纸”上真功夫

刘萍,烟台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
工作中,她助力团队突破芳纶纸领域多项“卡脖子”技术,在2024年烟台市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中获得二等奖;获得“烟台黄渤海新区职工技术创新能手”“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技术攻坚破垄断。参与攻克高性能芳纶纸工程化制备技术,设计纤维网络拓扑结构优化法,使产品耐压强度提升30%,填补了国内空白。发表科技报告3项,制定团体标准1项,获发明专利10项,成果转化率100%,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研发促转型。参与研发4项国家级项目,开发低烟低毒纸基材料等特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航空航天领域国产替代,创效超8000万元。搭建闪蒸无纺布中试平台,突破均相溶解、超细纤维成型等关键技术,拓宽了产品在医疗防护等领域的应用。
团队建设育人才。参与产品设计开发体系建设,开展技术培训30余场,培养技术骨干8人。深度参与“师带徒”活动和“向阳花”组织,通过导师赋能机制推进研发人才梯队培养,加速技术骨干成长,全面提升团队创新能力。
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团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打造高性能纸基材料国产品牌,续写民族工业的辉煌篇章。
王辉:坚守海岛16载 健康守护显真情

王辉,长岛综合试验区小钦岛卫生院院长。
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烟台时代楷模”“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心甘情愿,做服务群众的“坚守者”。小钦岛是个只有1.14平方公里的海岛,乘船上岛至少要在海上颠簸4个小时,船只经常因大风、海雾而停航。2008年,她通过“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来到小钦岛乡卫生院工作。从城市到偏远海岛,她克服了“晕船关”“寂寞关”“物资紧缺关”“亲情关”,2011年9月服务期满,她选择在海岛扎根,默默奉献青春。
锤炼医术,做心系群众的“数据库”。卫生院只有她一名医生,她承担起医生、护士等多个角色,详细了解岛上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为他们建立了完整的健康档案。那些有慢性病的老人,每个月哪天该送什么药,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准时把药品送到老人家中。
默默奉献,做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学中医出身的她,不仅设立了中医理疗室,还积极主动学习西医,经常与上级医院专家和母校老师探讨病例,逐一攻克遇到的疑难病症。她坚守海岛16年,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坚持“24小时”在线,千方百计为患者减轻病痛,被百姓称为“咱渔家的好闺女”。
吕秀:扎根一线16年 “港电先锋”绽芳华

吕秀,山东港口烟台港运营保障中心电力站修试班班长。
扎根港口电力保障一线16年,她从“电力小白”成长为技术骨干,带领班组获得“山东省水运系统安全优秀班组”“山东港口青年文明号”等荣誉;个人获得“山东省五一巾帼标兵”“山东港口巾帼建功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
技术攻坚,以“实力”展现铿锵风采。对45KV高压电试验的“男性主导”领域,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拼劲冲锋在前,寒冬深夜扛数十斤设备攀爬45米岸桥排除故障,保障港口电力“零延误”。主导完成集装箱场桥、高压门机等大型设备电气试验千余次。
创新育才,以“微光”点亮团队星火。首创“班组微课堂”“OPL培训模式”,推行“人人是学员,人人是讲师”理念,编制30余套专项教材,培养出1名“烟台市技术能手”、4名比武前六强。以身作则带动全员养成技术笔记的习惯,实现从单一变电所试验到全港大型设备维保的跨越式能力提升。
党建赋能,以“红心”凝聚先锋力量。牵头成立“电‘靓’港湾攻坚队”,主导变电站标准化建设、船岸联船测试等项目,获烟台港“巾帼建功”优秀奖。带领班组以“归零意识”勇担使命,近三年完成800余项电力检修、抢修任务,护航港口吞吐量连创新高。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