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牟平区新增“小三级”工会组织110个,新发展会员4200名——全链条服务破解基层“建会难”

自去年4月启动“小三级”工会建设行动以来,牟平区总工会以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服务创新为“三位一体”机制,聚焦新业态企业和职工需求,积极探索破解基层建会难题的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基层工会组织603个,覆盖会员4.84万人,其中新增“小三级”工会组织110个,新发展会员4200名,农民工会员达2100名,占新增会员总量的50%。
精准摸排,织密建会服务网
专项行动启动后,牟平区总工会迅速行动,组建指挥、建会、服务三支专项队伍,联合组织部、税务、交运、人社等部门和单位开展“地毯式”摸排。通过比对党建数据与税务登记信息,精准建立未建会企业台账,列出54家已建党组织未建工会的企业清单,实施挂图作战。
“我们印发了近万份宣传材料,详细解读工会组建六大优势、职工服务清单及民主管理七大好处。”牟平区总工会基层工作部部长刘东介绍。针对35家小微企业的个性化诉求,工作人员逐一上门答疑,将收集到的23条意见和建议纳入建会方案优化,最终实现了建会率100%。
“一站式”服务,破解建会难点
面对新业态企业建会难点,牟平区总工会推出“一站式”服务,在职工服务大厅设立建会专窗,整合政策培训、法律援助等12项职能,实现建会申请、材料审核、法人登记、活动指导“只跑一次”,为新就业群体开辟“入会快车道”。
在慈悌合家政服务中心,工会依托“工匠孵化工作室”创新资源,将“公益乐学”培训与“职工技能竞赛”相结合,开设收纳整理、职业规划等课程。家政员李洪梅通过培训获得技能认证后,客户订单量提升了30%。这种“造血式”服务新模式不仅满足了职工的职业发展需求,还显著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使得家政行业的建会率同比提升了26%。
暖心举措,增强职工凝聚力
牟平区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在辖区织密服务网络,建成156个工会服务站点,覆盖全区所有镇街和重点企业,其中52家标准化驿站完成提档升级,7家完成智能化升级,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和自助服务设备,职工刷脸扫码即可享受“冬有暖饮、夏有清凉、渴可饮水、累能歇脚、伤可处置”的全方位服务。一系列暖心举措激发了建会热潮。截至3月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已突破4600人。
牟平区总工会的创新实践表明,“小三级”工会建设需坚持“精准施策”与“暖心服务”双轮驱动。通过深度融入党建大格局拓展建会空间,创新打造“一站式”服务机制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化工会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效能,这种“建会即服务”的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工会组织量的扩张,更通过精准服务实现了质的提升,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信得过、靠得住的“娘家人”。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王景慧 程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