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心理减压+红色教育为技术工人赋能 我市工会组织加强职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日前,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赴烟台市工人文化宫开展以“传承工匠精神,共筑新药创新梦”为主题的团队活动,为新药研发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减压赋能。“新药研发如同接力赛,唯有紧密协作、精准传递,才能跑出创新加速度。”活动现场,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党委书记黄河感慨道。
此次活动由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通过牟平区总工会向烟台市总工会预约开展,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和思想引领,即“心理赋能+红色教育”模式,用心理专业方法疏解压力,以红色情怀赋能劳动精神,凝聚起价值认同、情感共鸣与行动协同,激发团队的使命担当精神,为新药研发工作注入鲜活的精神动力。
走进烟台市职工心理赋能中心,丰富而专业的心理服务设备让参与活动的职工们大开眼界。在赋能中心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职工们体验了“心理自助系统”“情绪座椅灯”等设备。随着体验的进行,大家紧绷的神经逐渐松弛,工作与生活带来的压力也随之缓解,每个人脸上都换上了轻松愉悦的神情。
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沟通心理行为训练”拉开帷幕。24名职工分为三支队伍,通过设计队名、队训与创意队形,迅速打破隔阂。“团队抬杆”“信息传递”等协作项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职工们直面挑战,默契配合,生动诠释了沟通与信任对科研团队的重要意义。
在胶东根据地工运陈列馆,职工们参与“沉浸式”党课,从胶东工人“边生产边战斗”、创下“弹药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的事迹中,深刻体悟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重温胶东根据地建设历程,使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年代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核——不畏艰险、精益求精、敢为人先。这份精神财富,正是今天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新药自主创新的力量源泉。”一名参与活动的科研人员表示。
在推进深化产业工人改革的道路上,牟平区总工会通过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牟工心语”公益心理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采取“1+N”全方位多层次覆盖模式持续加强职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职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以来,他们累计组织赋能服务活动超过200场次,惠及职工群众达15万人次。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孟汉卿 杨爱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