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人报】靶向监督促落实 护航梨乡“新”权益 莱阳工会打出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合拳”

《山东工人报》(2025年08月14日 第A2版)本报讯(通讯员 左晨扬 徐正梅)
炎炎夏日,莱阳饿了么的外卖骑手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清凉”——公司统一配备的水杯、冰袖、清凉油,还有一本实用的《交通安全出行手册》。根据饿了么骑手向莱阳市总工会反馈的“高温作业”“送餐风险”等共性问题,市总工会与莱阳明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约谈,下发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并督促其落实整改。
这背后,是莱阳市总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莱阳市总工会围绕新就业形态行业特点,打出一套“组合拳”,让劳动者的诉求有回应、权益有保障。
机制先行,立稳权益“指示牌”。要护好劳动者,先得建强“监督网”。莱阳市搭起坚实的工会维权组织框架,成立243个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推选700余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其中62名专门聚焦新就业形态行业,精准对接骑手、快递员等群体的需求。依托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等行业工会联合会,健全新就业形态企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机制,开展专题培训,助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实现素质提升。
渠道畅通,搭好诉求“连心桥”。建立集职工反映、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反馈、工会跟踪落实于一体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直通车’”工作体系,打造以快递、外卖、货运行业为代表的“心声驿站”“议事厅”等3个,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群体站上“大家谈讲台”,实现了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截至目前,累计采集问题200余条,下发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11份。就像这次饿了么骑手反映的“高温作业”“送餐风险”问题,工会第一时间约谈企业,督促落实防暑和安全措施,让劳动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
权益落地,铸牢保障“防护盾”。光有回应还不够,更要让权益“落地生根”。莱阳市总工会从合同保障、普法赋能两方面发力:签订行业工资集体合同2份,覆盖30余家新就业形态企业、1000余名职工,让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有了明确约定,合同纠纷、劳动纠纷发生率直接下降50%;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内容,开展“工会主席讲工会”“尊法守法·携手筑梦”系列普法行动40余次,帮助600余名劳动者走出“法盲圈”,让大家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共建共享,助力绽放“新”力量。目前,全市成立以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28个,货运行业共享职工之家、骑手之家等12个服务阵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休息、出行保障,莱阳明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工会被评为莱阳市优秀工会组织,莱阳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被入选2024年山东省基层组织建设项目。该市工会力争劳动争议化解“源头化”,依托“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直通车’”工作体系,通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内循环”,紧盯新就业形态群体特点和矛盾集中点,深化“共建共享”的“家庭式”理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效维护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稳定,促进新就业形态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