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四位一体”工匠培育体系 构建工匠人才梯次培育新模式


制定出台《关于培养“恒邦工匠”的实施办法》,构建工匠人才梯次培育新模式;创新实施“234”工匠人才建设工作模式,深化工匠工程建设;开展工匠孵化大讲堂活动,影响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向“工匠孵化”领域聚集……近年来,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工会通过构筑“顶层引导、选拔培养、宣传推广、有效激励”的“四位一体”工匠培育体系,有效激发了职工创新创效、技术攻关的潜能和活力。
分阶段选树培养“恒邦工匠”
顶层设计上,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工会着力构建工匠人才梯次培育新模式,制定出台了《关于培养“恒邦工匠”的实施办法》,按照分层级、立体化的模式,把“恒邦工匠”的选树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即“班组匠人—车间能人—恒邦工匠。”
在此基础上,公司工会明确了工匠人才的选拔程序、培养流程、考评机制,并结合企业的产业布局和工艺性质制订了工匠选树的目标和任务——“把优秀人才筛选出来,利用平台培养起来,技能提升联动起来,生产实际反映上来”。工匠人才“对下传授技艺,对上建言献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234”工匠人才建设工作模式
公司工会创新实施“234”工匠人才建设工作模式,不断深化工匠工程建设。
“2”即精准做好两个“年度工匠孵化培训”和“孵化工作室成员组成”计划。“年度工匠孵化培训”从培训计划、竞赛活动、攻关课题三个方面按月份制定,做到谋划在先、计划先行;“孵化工作室成员组成”计划以熟练工、高技能人才为骨干,吸收带动新员工,以师带徒,实现技术的传承和创新。自2021年起,公司还从各综合部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车间级工匠孵化工作中担当帮扶责任人,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和培训学习活动,集体研究、攻坚突破重点难点问题。
“3”即分“班组匠人”“车间能人”和“恒邦工匠”三个选树培养层次。班组工匠以独立判断、处理和解决岗位的一般性问题为目标,主要在提高员工技能基础上选拔。例如,职工提出的“侧吹炉停车保温方式改进方法”,为企业节约费用约3.67万元/次。车间能人以生产系统为单位选拔产生,主要侧重考核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例如,职工提出的“用空压机+真空发生器代替真空泵对新建酸罐罐底真空箱进行试验”,消除了安全隐患。恒邦工匠主要从年度车间能人中选拔,着重考虑课题研究、科技成果以及创造的效益。例如,职工提出“浇铸法”,使银锭外观质量得到大幅提升,“Humon”牌银锭被评为全国用户最喜爱的20家白银品牌之一。
“4”即职工技能发展的4条通道。针对普通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等不同群体,设置了职业标准、职称评审、学历提升和有效激励四条通道。制定《群众性创新活动管理规定》,对提出创新并有效实施的职工予以600元/条的奖励,并作为年终先进典型评比的必备条件。小技改“多点开花”的同时,大创新也有了“重点突破”,在创新孵化的带动下,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有色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带动更多人才向“工匠孵化”领域聚集
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公司在《恒邦冶炼》设立专栏,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恒邦工匠”孵化行动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
职工共讲,分享经验成果。公司工会坚持开展工匠孵化大讲堂活动,通过经验分享、技艺传授等多种形式,把班组匠人、车间能人和恒邦工匠的技能、技艺以及成长故事与广大职工共同分享,影响和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向“工匠孵化”领域聚集。
经验总结,对外宣传推广。公司工会结合工匠孵化工作撰写的《“恒邦工匠”孵化指南——恒邦股份深学笃行铸就工匠精神纪实》《恒邦股份召开工匠孵化大讲堂》相继被行业内权威媒体《中国黄金报》发表,进一步提升了恒邦工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黄璐璐 摄影报道
视频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