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山东港湾航务工程有限公司测量队赋能班组建设,锻造产改先锋 铸强港口产业工人硬核力量

开展“党员个性化品牌”“党建+”系列实践活动,让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活力;常态化开展科技创新攻关,成功解决技术、质量等方面难题20余项;打造邓安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引领作用,完成海上火箭发射平台导航定位项目等重点工程5项……近年来,山东港湾航务工程有限公司测量队立足班组建设,树牢“人人争当奋斗者”理念,着力在党建引领、技术提升、职工发展、关爱保障等方面,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铸强港口产业工人“硬核”力量。
探索党建带工建
开展“党建+”等系列实践活动
山东港湾航务工程有限公司测量队积极探索党建带工建的有效途径,持续提升队内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强化思想引领,累计开展“新思想进基层 二十大微课堂”“一线大讲堂”等活动10余次。突出党建铸魂,在测量队中开展“党员个性化品牌”“党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党建优势在班组中迅速转化为发展活力,推动班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外,测量队重视日常宣教,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宣讲20余次,通过讲形势、讲发展、讲变化、讲提升,引领工人在生产工作中攻坚克难、守正创新。
推进科技赋能
解决技术、质量难题20余项
山东港湾航务工程有限公司测量队突出技术革新,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测量队一直走在海洋测绘的最前沿,是海洋测绘新技术的开发者、推广者、应用者。
团队先后14次圆满完成国家海上火箭发射平台定位测量任务。凭借丰富的海外测量施工经验,研究的“星站差分定位系统”理论应用荣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认定为行业领先水平。
同时,测量队聚焦创新驱动,科研成果频出。班组常态化开展科技创新攻关、QC成果研究等活动,近年来成功解决工作中的技术、质量等方面难题20余项,《GPS定位定向仪与测深仪在船舶定位中的应用》等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优秀地理信息工程三等奖、山东省建筑业QC小组竞赛二等奖、烟台市市级工法。
赋能职工成长
专业资格取证率达到100%
山东港湾航务工程有限公司测量队深入落实公司“工人至上”的理念,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典型带动、培训增效等形式,为产业工人赋能成长铺路架桥。
健全考评机制,激发队内潜能。队内严格落实考核机制,以正向激励开展差异化“二次分配”,破除“平均主义”和分配“大锅饭”,激发作业人员内生动力,不断提高班组管理效能,实现团队战力提升。
传承工匠精神,突出典型带动。制定名师带徒制度,坚持“传、帮、带”,加快刚入职员工成才周期;积极推树典型,打造邓安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引领作用,完成海上火箭发射平台导航定位项目等重点工程5项,营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聚力培训增效,关心关爱职工。在队内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在线教育30余次,常态化开展工作经验分享会,让班组成员谈心得、讲体会、学技术、攻难题,鼓励队内职工进行职业技能水平提升,目前专业资格取证率达到100%。为队内产业工人分别投保烟台市工会、山东港口补充医疗保险,实现“双保险”医疗保障。积极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艺术节等各项活动,打造家企文化品牌。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侯泽昊
视频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