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工会网 >> 信息发布 >> 基层风采

【烟台日报】莱州市精耕职工创新创效工程,构建全链条产业工人赋智赋能体系——带动各级培育创新类工匠人才630多名

来源:烟台日报 时间:2025-11-27 11:07
A+A-

  在各企业探索“师徒结对”选才育才机制,通过“名师带高徒,老匠带新工”的方式,带动促进青年职工快速成长成才;举办首届“技能兴莱”水产养殖、机电技术高级研修班,培育高技能人才30余名,打造共建、共育、共享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钳工、船舶驾驶员、电力调控等23个工种的竞赛活动,参赛职工1.2万余名……莱州市立足“6+4”主导产业布局,聚力深耕职工创新创效工程,强机制、育人才、融产业、促创新,激发产业工人建功莱州的动力与活力,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探索“师徒结对”选才育才机制

  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原动力

  莱州市出台《莱州市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使用高技能人才,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享受相关待遇。入选烟台市首席技师9人,烟台市技术能手11人。

  围绕6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工作,已有13名高技能人才实现贯通。

  统筹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技工院校在校生自主认定、社会第三方评价等工作。目前,莱州市完成备案企业83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1家,1所技工院校可面向在校生开展技能等级认定,涉及黄金、机械制造、化工、电力等多个产业领域,1700余人通过评价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各项指标位居烟台前列。

  在各企业探索“师徒结对”选才育才机制,通过“名师带高徒、老匠带新工”的方式,带动促进青年职工快速成长成才。去年以来黄金冶炼公司师徒结对43对,约定6个月结对合同期,合同期内,每月给予师傅200元补贴,并配套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检验成果。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打造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强磁场

  莱州市承办“匠心筑梦 百炼成金”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劳模工匠人才建设暨职工创新创效交流活动,大力推动“大国工匠莱州行”“才聚莱州·创赢未来”系列活动走深做实,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单召勇,山东省劳动模范孙晓利等劳模工匠为一线职工传授创新理念、经验和方法,着力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推行劳动者(企业)提单、政府列单、劳动者选单、机构接单、政府买单“五单式”培训模式,高质量完成培训22853人次,新增各类技能人才2875人。

  实施技能人才培育工程,搭建升级“校企合作”平台,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培训基地、数控实训中心、双创实训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推动莱州市职业学校精准对接重点产业,与上百家骨干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加快培养紧缺技能人才,年组织培训2万多人次,284名学生获得职业技能专项能力证书。新式培育拓载体方面,积极探索学校培训和企业人才引进有机结合的新举措,举办首届“技能兴莱”水产养殖、机电技术高级研修班,培育高技能人才30余名,打造共建、共育、共享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开展23个工种的竞赛活动

  探索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新路径

  莱州市重点突破核心产业产改,抓住全国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契机,聚焦全市“6+4”产业体系和振兴县域经济五年计划,按照“一年突破一个产业”目标,先后启动黄金产业和机械制造产业产改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集中推进“6+4”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出台《莱州市提升产业工人创新力指导意见》,大力构建全链条产业工人赋智赋能体系。

  推进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联合供电、黄金、港口等单位,开展了钳工、船舶驾驶员、电力调控员等23个工种的竞赛活动,参赛职工达1.2万余名。在开展“一镇街一产业”竞赛基础上,创新开展“产域融合”竞赛,涉及黄金、石材、机械制造、农业等产业,覆盖企业150余家。

  举办创新创效竞赛,围绕推动产业工人技能报国、建功立业,举办“向祖国献礼”百名产业工人先进操作法和创新成果展暨莱州市职工创新创效竞赛活动,发布38项优秀创新成果和15项先进操作法,并采取海报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展示。其中,4项成果获烟台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举办217个工种(专业)技术比武

  释放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大动能

  莱州市强力实施工匠建设工程,共培育“齐鲁大工匠”1名、“齐鲁工匠”3名、“山东手造工匠”2名、“烟台大工匠”2名、“烟台工匠”7名、“烟台手造工匠”1名、“莱州工匠”91名,带动各级培育创新类工匠人才630多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人才支撑。

  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新创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2个、烟台市技师工作站2个,新培育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和山东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各1家,烟台和莱州市级全员创新企业11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家。全员创新企业和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330项,获得专利185项,创造经济效益2.06亿元,充分发挥了企业和工作室创新主体作用。

  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通过“三联合一指导”立体交互模式,大力实施劳动和技能竞赛工程,每年举办劳动竞赛誓师大会,累计开展数控、电工、砌筑工、锻造工、职业教育、非遗创新等217个工种(专业)的技术比武,1463人通过竞赛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推动“五小”创新活动,助推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增长点,广泛开展“技能擂台赛”“合理化建议”等“五小”创新活动,累计获得各类专利近200项,新一代高寒高铁超低温抗冲击核心部件、高碳制动盘等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职工小发明小创造达9000多项,转化后节创经济效益1.3亿多元,产业工人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竞相迸发。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侯泽昊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烟台市总工会

版权所有 烟台市总工会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1号电话:0535-6247570

鲁ICP备19047709号-1 中文域名:烟台市总工会.公益